
柯希平
全國政協委員
廈門市工商聯(總商會)主席(會長)
廈門恒興集團董事長
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剛剛勝利閉幕之際,我們迎來了廈門企業家日。今天的大會對于我市民營企業家來說,既是肯定與激勵,也是一次思考和交流。借此機會,我謹代表廈門市工商聯(總商會)以及全市廣大民營企業家,向市委、市政府長期以來對民營企業的重視支持、關心關愛,表示衷心的感謝!
廈門既有山海的氣度,也有改革的活力,這些年來,城市品質更提升,產業結構更優化,營商環境更有溫度。政府在傾聽,市場在成長,企業在奮進,這種政企同心、同向而行的氛圍,是廈門最大的優勢,也是我們繼續拼搏的底氣。
結合四中全會精神,展望“十五五”規劃,我認為廈門要在高質量發展中繼續走在前列,關鍵要抓好“三個新”:
一是培育新質生產力,讓科技創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。四中全會提出,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。廈門有高校科研的基礎,科技成果在本市轉化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。恒興集團的低空經濟產業,近期也在與廈大航空航天學院探討合作,探索推進產業落地和產品研發。期待政府進一步搭建產學研協同平臺,助力實驗室里的創新更快地推向市場。我們企業也要在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結合上下功夫,讓科研“成果”真正變成市場“成品”。
二是發展新產業體系,持續挖掘和培育未來新動能。四中全會明確,要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。廈門在低空經濟、人工智能、新材料、綠色能源等未來產業領域,完全有條件先行先試。建議我市繼續加快規劃未來產業園區,推動完善上下游配套,建立更靈活的土地和招商機制,推動科研、制造、資本、市場協同發展。只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,企業才敢持續投入,也才能形成真正的城市競爭力。
三是營造新生態,讓民企在更優環境中放心投資、安心發展。現在很多新興產業、未來產業仍處在“從無到有”的階段,在政策審批、金融支持等方面,比傳統產業更加需要政策上的包容性和引導性。例如在土地出讓政策上,建議可以探索更加科學的考核方式,從企業成長周期出發,給新產業多一點時間、多一點耐心。這樣企業的信心才能更足,對新興產業、未來產業投資意愿才會更加強勁。
“十五五”是廈門再出發的關鍵五年,廈門民營企業家要有擔當。我們要繼續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,發揚“愛拼敢贏”的閩商特質,與城市同頻共進,在轉型升級中闖出新路,在新一輪發展中勇挑大梁。市工商聯也會繼續發揮好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,傳遞企業聲音,服務經濟發展,助力廈門打造更有活力、更具競爭力的民營經濟高地。
COPYRIGHT © 恒興集團 版權所有 閩ICP備08009988號-1 技術支持:35.com